晚春的大慶,冰雪消融、草木未發。初到大慶鉆探鋼鐵1205鉆井隊時,正趕上揚沙天氣,高聳的井架、飄揚的紅旗、轟鳴的機械,被風沙鍍上了歷史的厚重,恍若回到了64年前。
這是3月28日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拍攝的1205鉆井隊井架。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1960年3月,王進喜帶領1205鉆井隊(時為1262鉆井隊)從玉門油礦來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后來,他被稱為“鐵人”。
在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的王進喜(資料照片)。
王進喜(左二)和隊友一起鉆井(資料照片)。
剛來時,面對匱乏的物質條件和嚴酷的自然環境,鉆井隊克服了重重困難:缺少重型機械,便人拉肩扛運送鉆井設備;打井需要水,便全隊出動破冰取水;遭遇井噴險情,王進喜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勻泥漿,制服井噴……就這樣,僅靠著工人們的雙手和身軀,1205鉆井隊負責的“薩-55井”在4月19日勝利完鉆,進尺1200.76米。為了這一刻,王進喜5天5夜沒有離開過井場。
這張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里翻拍的資料照片顯示了當年石油大會戰時工人的居所。
這張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里翻拍的資料照片顯示,1960年雨季時工人用人力使陷入淤泥的運輸車輛脫困。
在“薩-55井”井址,我看到王進喜寫的一首詩:“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干!干!干!”。
“干!干!干!”這聲音穿越了60多年的時空,回響在今天每一個大慶人的心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鉆井工人。
“00后”外鉗工孫詩龍,是我在1205鉆井隊拍攝的第一名工人,去年畢業后便加入了1205鉆井隊。在鉆臺上見到時,他正專注地調整一根立柱的位置,紅色的工作服已被油泥染黑。他說:“我學的是相關專業,干一行愛一行。能加入1205鉆井隊,我覺得很榮幸,在這個團隊里工作,我總能感受到一股力量?!?/p>
3月27日,1205鉆井隊外鉗工孫詩龍在鉆臺進行接立柱作業。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3月27日,1205鉆井隊外鉗工孫詩龍在晚飯后換上操作服準備繼續工作。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3月27日,1205鉆井隊外鉗工孫詩龍在晚飯后穿上工靴準備繼續工作。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第一次見到1205鉆井隊司鉆葛一凡時,他正在鉆臺上用機械裝置控制3000多米深處的鉆頭,雙唇緊閉,眼神堅定。對于我的詢問,他一言不發。
三個小時后,在營房偶遇時,我差點沒認出他來,此時他變得大大咧咧、不拘小節,是個開朗的大男孩。我說:“原來你還會笑啊,都認不出你來了?!彼Υ穑骸霸谏厦妫ㄣ@臺上)我手里握著的是責任,不能有閃失。我平時是很歡樂的,工作的時候也歡樂,只不過你看不出來而已?!?/p>
3月27日,1205鉆井隊司鉆葛一凡操作剎把進行下鉆作業。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3月27日,1205鉆井隊司鉆葛一凡(左)操作剎把進行下鉆作業。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深夜,1205鉆進隊泥漿工張彪需要與同事交班,開始新一輪工作。第一次面對鏡頭,他顯得有些局促,“我沒什么好拍的”。但走到了負責的泵罐區,他卻如數家珍,向我介紹:“這是振動篩,我們用它來觀察地下巖層的情況;我們腳下是泥漿槽,需要經常監控它們的液面高度;這些紅色的管子是高壓管路,走在附近時需要小心……”與泥漿打交道的他工作服上滿是臟污,但他卻很享受這種“陪伴”。
3月27日,1205鉆進隊泥漿工張彪(右)、梁濤在罐區進行交接班巡檢。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3月27日,1205鉆井隊泥漿工張彪在泵罐區進行接班巡檢。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打完一口井,轉至另一個井場,是鉆井人的工作常態。對于1205隊來說,不管如何轉場,都能找到“根”。
在隊史室里,1205鉆井隊隊長張晶向我介紹:“這個隊史室是我們的寶貝,我們不管去哪兒開鉆都會帶上它。它記錄了從老隊長(王進喜)開始我們的每一次創新、每一次突破、每一次榮譽,是我們全隊的精神力量?!?/p>
3月28日,1205鉆井隊隊長張晶(左)進行日常巡檢中查看振動篩上的巖樣。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黑色,是石油的顏色,它印刻在鉆井隊員的臉上、手上、工服上;紅色,是大慶石油人的底色,60多年來,它化為“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精神代代傳承。離開大慶鉆探鋼鐵1205鉆井隊時,我回望矗立在荒原上的井架,紅色橫幅上寫著“鐵人隊伍永向前”,伴隨著鉆機的轟鳴,為這片黑土地抹上一筆紅色印記。
策劃:李尕
統籌:費茂華、劉金海
記者:陳益宸
編輯:武巍、劉金海、張鋮、郝建偉、呂帥